首页

舔脚视频免费

时间:2025-05-28 19:08:41 作者:李强结束出访回到北京 浏览量:58816

  中新社郑州8月8日电 题:河南多地文旅催热“夜经济”

  作者 王宇

  夜幕之下,郑州二七商圈灯光璀璨,作为这座城市的标志性商业集聚区,2024年“二七商圈夜经济文化周”活动正在此间举行。“文化+夜经济”的发展路径,让现场变成了融音乐、美食、体育、表演等业态于一体的狂欢盛宴,引来八方游客。

  商圈里的德化街,有超百年的历史。来自甘肃兰州的潘明诚一边漫步其间,一边通过社交平台向亲友分享所见所闻,“每一口美食,都是河南历史的味道”。

  利用暑假,潘明诚到河南旅游,除了郑州,还去了洛阳、安阳、许昌等地,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各地的夜经济。“记忆最深的是洛阳龙门石窟的夜游项目,夜幕下的卢舍那大佛,让人感觉更加神秘莫测。”潘明诚说。

  据龙门石窟景区统计,自今年3月份启动夜游以来,截至7月底,该景区共接待游客337.6万人次,同比增长24.9%。其中,体验夜游的游客量平均每天在6000到7000人次。

8月5日晚,河南郑州二七商圈德化街人流涌动。  王宇 摄

  自2020年河南印发《关于促进夜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》以来,该省多地夜经济业态、功能、内涵不断提升,成为汇聚各类市场主体、促进消费的引擎之一,形成了郑州“醉美·夜郑州”、开封大宋不夜城、洛阳“古都夜八点”、安阳越“夜”越精彩、信阳“浉河烟火”等品牌。

  记者在近期的采访中了解到,与以往更重商业属性不同,河南此轮夜经济的热络,文化历史味道更浓,与文旅的融合更紧。

  今年6月,河南官方公布了首批省级夜经济集聚区名单,许昌市曹魏古城中轴步行街、洛阳市西工小街、鹤壁市浚县古城和漯河市河上街景区在列。

  记者近日在许昌市曹魏古城中轴步行街看到,随着夜幕降临,浸润着汉风古韵的亭榭楼阁姿态绰约,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上游人如织。

  许昌市魏都区文旅文创中心副主任佟家辉介绍,今年暑期,曹魏古城中轴步行街以实景演艺的方式呈现三国文化场景,穿汉服、戴簪花、游古城成为年轻人的“新宠”,每晚客流量保持在7000人次以上。

  在漯河市,河上街景区每晚都以“沉浸式”市井古街和特色美食街区吸引着各地游客。

  河上街景区负责人徐晓伟表示,景区已形成“主题公园+文旅小镇”的休闲文旅发展模式,推出了夜游、演艺、美食、非遗、文创、灯光秀等200多个“夜”态产品,使原本独立的夜间消费点形成规模化、集群化的协同发展矩阵。

  河南文化旅游研究院副院长肖建勇向记者分析称,夜经济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,夜经济集聚区的形成不但实现了增量扩容,同时塑造了品牌、丰富了供给、延伸了产业链条,让河南文旅走上了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。

  中国商业经济学会副会长宋向清表示,夜经济已被看作是一座城市经济开放度、便利度和活跃度的“晴雨表”,其发展将呈现内容更多元、功能更联动、创新和发展模式更丰富、技术和数字化运用更普遍等特点,也将更加追求国际化、品牌化、绿色化。各地应进一步增强协调、加强联动、促进融合,为夜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。(完)

【编辑:邵婉云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山西:在教育“双减”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

全国政协委员,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组书记、董事长刘国跃在“对话新国企·聚力高质量”系列融媒体访谈中表示,提高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做强做优做大的重要途径,是价值创造的关键所在。国家能源集团以一体化、数字化、国际化保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。

2023澜湄国际影像周之星空音乐会:多国歌者同“吟”一江水

全球文明倡议的目的之一是实现在沟通层面缓解冲突的目标,在确保安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世界上绝大多数冲突发生在跨文化对话水平较低的国家,而其中的大多数冲突则是文化冲突。各国往往高估对手的敌意,即高估其冲突能力和解决能力。沟通不畅会不断激化现有的冲突,从而增加发生新冲突的风险。加强沟通是实现和平与和谐的关键。

存款江湖“变天”,钱要去哪儿

据报道,截至30日,以军在约旦河西岸北部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至少2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。以军方称,已打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(哈马斯)在杰宁的一名指挥官。哈马斯证实了这一消息,并发誓要报复。

两岸“横山”常州聚首 同名乡镇续写“山水情”

四是知识产权数据利用效能有效提升。发布《知识产权数据资源名录》,累计开放专利、商标、地理标志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基础数据种类达60种;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累计建设专利专题数据库28个,月均累计访问量超468万次;累计建设区域性专利专题数据库169个。

全球“街”力丨鲜花“路”放!绿色通道助力肯尼亚鲜花遥遥领“鲜”

“死亡游戏”并非新鲜事物,它有多个名字,又叫“心跳游戏”“闭气窒息游戏”,还被称为“梦回大唐”“死亡三秒”,最早源于东南亚及我国港台地区青少年中,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内地和沿海城市的少数中小学和大学校园传播。2014年,石家庄一名中学生“游戏”后全身抽搐并意识模糊,经医院抢救后吸氧三天才恢复正常;2017年,长沙一名大学生“游戏”后昏迷倒地,导致重型颅脑损伤……“死亡游戏”多年来几起几落却始终难以完全禁绝,这一次的卷土重来再次为我们敲响了监管与教育的警钟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